上海劳动社保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法律文集> 警惕企业强迫离职损招 用人单位拒绝出具离职证明,劳动者怎么办

警惕企业强迫离职损招 用人单位拒绝出具离职证明,劳动者怎么办

2022-01-29上海劳动社保律师

  邱科铭律师,上海劳动社保律师,现执业于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及司法操作经验。诚实信用,勤勉敬业,以“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为服务宗旨。办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业务功底扎实,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谈判辩护能力。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畏艰险、奋力拼争,愿尽自己的所能,为当事人提供最好的法律服务。不敢承诺案件的最终结果,但敢承诺办案尽心竭力!

警惕企业强迫离职损招

  核心内容:无良企业肆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让人忍无可忍,老子;用脚投票;自动离职,不再受气。如此;血性;、;赌气;,正中了无良老板的;阳谋;和;圈套;,他们既达到了裁员的目的,又不用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近年来,这种侵权的;阳谋;、;圈套;像瘟疫般在一地方流行,;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的高亢激情虽感人,但他们又何其无奈、憋气和愤懑。其实,他们这样;壮怀激烈;地愤然离开,太便宜了无良老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无良行为的姑息和纵容,他们吃香了嘴,只会变本加厉,让更多劳动者遭受侵权。


  如何应对无良企业的这种;阳谋;呢福州某企业的;铿锵玫瑰;们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按说,企业如果需要裁员或对某些员工不想继续使用,完全可以依法提出终止劳动合同,为什么非要采取这种侵权的阴损伎俩、让劳动者难以待下去而被迫主动离职呢本想把人;踢走;,却又不抬脚,这正是老板的狡诈奸损之所在。因为《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裁员,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如果是员工个人自动离职,用人单位则可不需支付经济补偿。企业;逼人离职;的狡诈用心全在于此,规避法律,不支付经济补偿。


  在现实的职场生活中,企业;逼人离职;达到;变相裁员;目的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劳动者对此损招决不可善罢甘休。不管是;恶意调岗;,还是;降低薪酬;、;取消福利;,抑或所谓的;末位淘汰;等等,都万万不可赌气;自动离职;,中计上当。他们的种种;逼术;,无不是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只要被侵权者不向无良老板屈服,像上述40名纺织女工那样依法维权,无良老板的下场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知识拓展:


  5种自动离职有补偿


  这5种情况是: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又拒付劳动报酬和补偿金,职工可以在规定的时效内申请劳动仲裁,直至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拒绝出具离职证明,劳动者怎么办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时候,用人单位拒绝出具离职证明,那么劳动者应该怎么办劳动者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还有劳动者可以投诉的事项有哪些接下来为您一一介绍。


  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离职证明可以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解除劳动关系,同时也证明按照正常手续办理。


  如果有单位拒绝出具离职证明,该怎么办呢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劳动者可向劳动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应当承担赔偿。


  这一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承担的两种:一是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没有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没有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的情况下,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二是用人单位的上述行为给劳动者造成了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和人民法院提出具体的赔偿请求。


  相关知识:


  劳动者可投诉的事项有哪些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可以投诉的事项包括以下内容:


  用人单位违反录用和招聘职工规定的。如招用童工、收取风险抵押金、扣押身份证件等;


  用人单位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如拒不签订劳动合同、违反解除劳动合同等;


  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


  用人单位违反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如超时加班加点、强迫加班加点、不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等;


  用人单位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如无故克扣工资、拒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等;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用人单位违反社会保险规定的;


  未经工商部门登记的非法用工主体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


  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职业中介有关规定的等。


  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组织或者个人违反劳动能力鉴定规定的;


  劳动者认为违反其他合法权益的。







©2024 上海劳动社保律师 技术支持:大律师网